莲花县地处赣西边陲,罗霄山脉中段,井冈山北麓,东邻安福,南毗永新,西与湖南省茶陵、攸县接壤,北与芦溪、湘东相连。总面积为1072平方公里,辖13个乡镇,1个垦殖场,157个行政村,总人口26万。莲花资源丰富、物博质优,煤炭、铁矿石、石灰石、粉石英储量均过亿吨,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;莲花是我国唯一以花卉命名的行政县,境内丘陵起伏,河流密林众多,呈天然之秀,构成了湖光山色的美丽生态图。森林覆盖率达68%,以“江西红豆杉王”为代表的珍稀树种多达30余种。莲花因山而秀、因水而灵,因石而奇,尤其是玉壶山省级风景名胜区、寒山省级森林公园、高天岩省级自然保护区、石门山、石城洞、元阳洞、潮水洞、神泉湖等,集山、石、林、泉、洞于一身,彰显悠久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,极具旅游和开发价值。
莲花历史文化厚重。莲花在秦汉年间就设立了安成县治,晋太康初(公元280年)置广兴县,县治在今琴亭镇附近,属安成郡,历时三百载,隋撤广兴入泰和。唐显庆二年,折泰和置永新县,此后莲花一直属永新,安福二县。清雍正五年以吉安同知移驻莲花桥,乾隆九年(1743年)设莲花厅,于莲花桥设治,属吉安府。1912年改为莲花县治,1949年8月全县解放,隶属吉安地区,1992年划属萍乡至今。古往今来,莲花文风鼎盛,素有“泸潇理学,碧云文章”之美誉。《莲花厅志》就记录了很多吟咏莲花的诗篇。如莲花厅同知李其昌有《莲花村》诗云“村居原自爽,地又是莲花,疏落人烟里,天然映彩霞。”宋代大学士刘弇《题莲花市客肆壁》诗云:“片心长是乐清虚,一到莲花喜有余,柳倚古溪风不断,路迷芳草客来疏,樽无美酒难浮蚁,手有竹竿未食鱼,细草晚天时跃马,红尘无复上衣裙。”来自浙江杭州的诗人孔兴源《莲花桥》写道:“绿荫深处跨飞虹,人在芙蕖冉冉中。万户寒烟开水国,一鞭春暖驻花骢。岸围壶峤津梁合,亭枕琴台画浦通。司马留题碑版在,莲峰匝匼景光风”。从这些骚人墨客留下的诗句里,我们多少可以领略一点当年交通闭塞的山城是怎样一种风光。莲花人杰地灵。元朝名僧、诗人释惟则推动禅净合一,明朝文学家、理学家刘元卿以博弈之智立于江右,清朝末代帝师朱益藩书法文章名满京城,现代沙漠学家李鸣岗,中科院院士、“世界地震工程之父”刘恢先堪称莲花人的骄傲。唐朝名相姚崇、民族英雄岳飞、文天祥、辛弃疾等也在莲花留下足迹。境内有新石器遗址,西汉景帝之孙、安城侯刘苍墓遗址,纪念唐开元宰相姚崇的琴亭桥,策应民族英雄文天祥起兵勤王,吴希奭在家乡散资募勇响应,挂帅抗元所筑的勤王台,明著名理学家、文学家刘元卿倡建的复礼书院,仰山文塔,清末代帝师、京师大学堂总监督(北京大学第六任校长)朱益藩故居——花塘官厅等一大批珍贵历史遗存。
莲花红色文化经典。莲花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进军井冈山的决策地,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湘赣边游击队在莲花改编出山,奔赴抗日前线。毛泽东、方志敏、彭德怀、陈毅、胡耀邦、宋任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。湘赣省委、省苏维埃政府在这里成立。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达3486名,建国后第一批授衔的将军有13位,“莲花一枝枪”、“将军农民甘祖昌”的故事闻名遐迩。1927年9月25日,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攻占莲花县城后,接到宋任穷同志送来江西省委的密信,9月26日凌晨,在县城宾兴馆召开前委扩大会议,作出了转兵井冈山的英明决策,从而开创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。11月上旬,毛泽东又在宁冈茅坪象山庵主持召开宁冈、永新、莲花三县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,决定恢复党的组织,重建赤色武装,开展武装斗争。1928年初,莲花党组织在狮形坳召开会议,以大革命失败时保存下来的一枝枪成立了中共莲花赤色大队,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武装斗争。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,武装力量不断壮大,由一枝枪发展到200条人枪,并不断为主力红军输送人员和武器。毛泽东同志在《井冈山的斗争》一文中曾高度评价莲花“保存了一枝枪”的伟大意义。为纪念这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,1968年,经省文化厅批准,县内设立了莲花一枝枪纪念馆。2002年,该馆列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2011年列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。
1930年,随着工农武装斗争的蓬勃开展,莲花成为了当时井冈山地区的三个全红县之一。1931年10月,湘赣省委、省苏维埃政府在花塘官厅成立,并在此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,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、王震、胡耀邦、王首道、袁德生、张启龙、甘泗淇等曾在这里战斗、工作过。特别是胡耀邦同志与莲花花塘官厅有着特殊的渊源。1930年11月,时年十五岁的胡耀邦从家乡浏阳徒步三天来到莲花花塘官厅,任湘东南特委技术书记。期间,他经常与设在官厅的列宁学校师生打成一片,并指导学生识字、唱儿歌,与列宁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。1962年,挂职湖南湘潭地委书记的胡耀邦故地重游,他深情地说道,这里是我参加革命的第一站,这里的生活我终生难忘。1986年10月30日,时任中共总书记的胡耀邦闻知莲花县委、县政府重修列宁学校,欣然亲笔题词。2011年9月,胡耀邦同志遗孀李昭为花塘官厅胡耀邦专题陈列室亲笔题写:莲花——胡耀邦同志革命生涯第一站。
1935年,主力红军长征后,因当时湘赣省委书记陈洪时的叛变,湘赣省委各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,革命形势异常严峻。在此危急关头,谭余保在棋盘山召开党组织会议,决定恢复成立中共湘赣临时省委,领导湘赣边革命武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。1937年11月,陈毅、曾山来到莲花棋盘山宣传国共合作、北上抗日方针,同时对湘赣边游击队进行整训、改编。11月底,湘赣边红军游击队分别从武功山、九陇山、牛心山、柑子山、杨梅山等地到莲花县神泉乡陇上村集中,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一营,1938年2月开赴抗日前线。
境内革命旧址遍布全县。主要有高滩秋收起义行军会议旧址、坊楼甘家毛泽东旧居、宾兴馆会议旧址(毛泽东旧居)、莲花一枝枪纪念馆、花塘官厅(湘赣省革命旧址群、列宁学校旧址)、新四军陇上改编旧址、狮形坳会议旧址、彭德怀指挥的路口大捷遗址、肖克指挥的九度冲大捷遗址、棠市大捷遗址等。
莲花民俗文化独特。莲花古为吴头楚尾,特殊的区域位置,吴楚文化的碰撞交汇,赋予了莲花底蕴深厚、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。自清乾隆甲子设厅分治以来,莲花砻西、上西二乡,很长时期仍沿袭永新、安福二县的风俗,同时,两地风俗互相渗透影响,最终自成一格。
语 言 莲花语言基本分为砻西话和上西话两大语系。砻西话接近永新口音,上西话则接近安福口音。语言的差异似乎比其它乡俗明显,更具有区域性、传统性和凝固性,很少变异。一般通过语言即可判断其所居地点。
山 歌 自古以来,莲花就是歌咏之乡。莲花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的矿藏,象莲花落、花鼓调、采茶歌、龙灯调整、祝酒歌等,形式多样,内容丰富,诙谐风趣。它是劳动人民的心声、斗争的纪实、劳动的赞歌、爱情的诗篇、风俗的画卷、生活的写照。这些民歌多流行于解放前,由调抑扬顿挫,歌词乡情浓郁,体现了莲花人民生活乐趣。
饮食风味 (一)菜肴:境内有干鲜两种。干者一为晒干,如干萝卜、干豆角、干笋子、干辣椒、晒肉、干瓜片等,多为旺季收晒接应淡季之物。二为风干,如风鸡、风鸭、风鹅、风鱼,系藉风吹干均为过年之菜。三为薰干,如腊肉、牛肉、麂子肉、狗肉等,村内以腊肉为普遍,最好的腊肉是冬至腊肉,红里透明,清香可口,均为柴火薰就,是过年应景之物和平时待客上品。鲜者则有新鲜蔬菜、肉类、鱼类、各地所备略同。(二)口味:村民喜熟食,忌生、冷食,日常口味一般以辣为主,咸、酸、苦、甜兼备。喜吃咸,菜放盐较多,说“盐根助力”。 (三)宴席:村内宴席,贫富不同,新旧社会各异,红白喜事有别,穷人穷对付,富人较讲究,喜庆多丰盛,白事较简朴,宴席一般用“十大四小”(即在十大扣席上加四小炒)。
婚 娶 包括见面礼、过礼、迎亲(哭嫁、拜亲、闹洞房)三个阶段,每个阶段均有约定俗成的讲究。
丧 仪 亲人去世,向亲友报丧,发出书面讣告,上西则口头传达。出葬前开堂受奠,丧家儿、孙、媳以及五服之内亲人等,均需和死者灵柩诀别,此仪式一般在死者家中厅堂或祠堂举行,故为堂祭。砻西乡岳父或岳母出殡途中,灵柩停于道旁,由女婿祭奠,这种仪式为路祭。亲人去世第一年过春节曰“新年”,需用绿纸贴“孝堂”让亲友悼念。第二年张贴粉红纸对联,第三年谓守孝三年已满,才贴红对联。也有红对联上粘上白纸条作为标志的。
此外,节庆或特殊的日子,也十分的讲究。譬如,除夕封财门;春节焚香;就连拜年也有规矩,俗谚云:“初一崽,初二郎,初三初四外甥郎”;元宵节打“挂地(扫坟)米果”, 送坟灯祭祀新逝亲人,点“河灯”,放风筝,舞龙灯;立夏多吃蛋,莳田米粉肉;端午节门窗上插菖蒲和艾叶,用雄黄烧酒和石灰洒遍房屋四周以避蛇虫;早禾黄熟,蔬菜结果,村村相约择日吃新,庆祝新谷新菜丰收,民间俗称“吃新”;七月十五给祖先焚纸钱,烧仙衣、财包,俗称鬼节,俗谚云:“烧了纸衣渐渐凉”, “过了七月半,日头落山就是暗”;如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这些风俗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,难免还带有些从旧社会脱胎出的痕迹和宗教迷信色彩,但它对我们研究一个地方的宗教、语言、历史、地理和文学都是很有价值的,目前,我县正着手于进行挖掘、整理,近期建立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库,其中“六市茶灯舞”、“莲花血鸭”、“路口打锡”等已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“石门山女人茶”、“上西祭祀”、“哦嗬歌”等正在积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。
为了更好地挖掘莲花的古色、红色和民俗文化资源,打造文化品牌,县委、县政府决定兴建中国莲花文化园,文化园位于县城城南花塘村,以“红色绽放、古色环绕”为主题,凸显莲花县在中国红色文化中心地位——引兵井冈决策地。主要包括红色联苑、青莲廉苑、五彩连苑、忆古思源四个功能园区,其中红色联苑是园区的核心所在。体现的是莲花的红色文化,主要内容为毛泽东引兵井冈决策地和胡耀邦同志革命生涯第一站;青莲廉苑主要展现的是清廉文化,是廉政文化展示、教育、体验场所;五彩连苑充分融合本地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,旨在营造丰富多彩和谐的综合性现代休闲生活;忆古思源,意为莲花县之源起。莲花文化园建成后,将成为“红色绽放、古色环绕”的靓丽的莲花文化名片,有利于打造“莲花福地”、“红色枪王”、“生态休闲”三大旅游品牌,把莲花建设成生态文化旅游县、赣湘红色旅游目的地、安源——井冈山红色旅游重要节点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