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质量眼底照片的标准
●曝光准确
●色彩和协
●焦点清晰
●画面光线均匀
影响图片质量的因素
●设备 相机质量、功能及相机的维护。
●患者 瞳孔大小、屈光间质及配合程度。常
见原因有白内障、玻璃体积血、角膜泪膜不稳定、圆锥角膜、翳状胬肉等
●操作者 对相机的熟悉和对疾病的了解。
特殊病例照相
●病变范围较大或较周边的部位拍摄
方法 :尽量使用图像拼接功能,拍摄时尽可能
使用统一曝光量。
优点:较好显示眼底病变范围及周边病变部位与黄斑、视乳头的位置关系。统一曝光量可使画面更和协、真实。
●不在相同平面上的病变拍摄
方法:先聚焦不同平面拍摄,然后平均焦距拍摄。
优点:较好显示病变部位与黄斑、视乳头的位
置关系。
●青光眼视盘和RNFL的拍摄
方法 :视盘20度范围,相对较低曝光。RNFL45度范围无赤光。
优点 :清晰显示视盘形态,无赤光可使RNFL更清晰。
●眼球震颤患者
方法 :充分扩瞳后暗室拍摄,尽可能多拍些相片择优合成。
优点 :暗室环境可减低眼球震颤速度。对眼底镜检查不能合作者,利用免散瞳相机拍摄速度
快的特点也可行眼底检查。
●复诊患者的拍摄
方法 :选择上次相同拍摄条件拍摄,瞳孔大小、范围及曝光。
优点 :可重复性高,更清楚显示疾病转归。
如何获得高质量眼底图片
(1)拍摄时应先拍摄患眼图像,再拍摄对侧眼图像。拍摄时应即刻审查所有数码图像的质量,选择最完整清晰的图像保存,删除多余图像。
(2)患者配合:缩短患者眼睛暴露在明亮灯光下的时间,降低检视灯和检查室房间的亮度,以提高患者拍摄时的依从性。适时要求患者眨眼,以确保角膜清晰。
(3) 屈光不正患者拍摄时屈光补偿 :高度近视眼患者视网膜图像的聚焦和清晰度:高度近视眼患者由于后巩膜葡萄肿或其他原因,很可能出现整个拍摄视野无法清晰聚焦的情况。拍摄时应保证视野中病变位置的焦点清晰,必要时可适当牺牲周边视野的清晰度。
(4)图片过度曝光的处理:过度曝光导致的问题通常难以修复。过度曝光时图像周边的亮区可使周边部视野模糊。若出现此情况应减少曝光或增益后拍摄额外的图像,同时保存2张亮图和2张暗图。
(5)高质量的眼底照相设备。
(6)操作者应有眼科专业知识。正确且熟练操作设备。
使用须知
1.定期维护相机,定期清洁镜头,不用时盖防尘罩。
2拍摄前告知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紧张情绪。
3.熟悉设备操作及各键功能。
4. 尽可能使用拼图功能。
5.拍摄完毕应记录此次拍摄条件,患者复诊时
每次选择相同参数拍摄。
后记
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眼科学院院长王宁利教授称:“如果每年都做一张眼底照,疾病的早查早筛率最少能上升60%,扣除一些不确定性因素,眼病的早期预防最少能上升50%。”
《眼底照相技巧与彩图解读》
彭晓燕《实用眼底相机临床拍摄技术》
定《中国眼镜科技杂志》每月一册,全年12册......
点击图书标题即可查看购买↑↑↑
内容简介
《中国眼镜科技杂志》坚持“权威、专业、公信、良知”的办刊宗旨以及“精品文章、名牌栏目、一流期刊”的办刊方针,不断提升专业水平,打造科技核心期刊。
每月一册,12册一套.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